2018年上半年象山县畜牧业生产形势简析
发布日期: 2018-07-03 浏览次数: 次 字号:[ ]


 

今年上半年,全县畜牧业生产相对稳定,畜禽存、出栏数量比较平稳,但受全国大市场波动,生猪价格大幅跳水,养殖效益直线下滑,养殖户亏损较大。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4.9万头,同比下降1.0%;牛出栏385头,同比增138.7%;羊出栏0.9万只,同比增长4.7%;家禽出栏58.6万羽,同比增41.3%;肉类总产量6381吨,同比增10.4%;禽蛋产量3676吨,同比增11.6%。全县生猪存栏6.96万头,同比增11.9%,其中能繁母猪0.69万头,同比增11.3%;牛存栏831头,同比增1.6%;羊存栏1.25万只,同比降13.8%;家禽存栏82.06万羽,同比增2.0%

二、市场形势和生产形势

(一)生猪价格大幅跳水,养殖户亏损严重。

上半年,全县生猪价格直线下滑,养殖效益下降,养殖户亏损严重。从全县12家抽样规模养殖户的出售肥猪价格来看,从一季度平均每公斤15.92元下降到目前每公斤10.31元,下降幅度高达35.2%,比去年同期下降29.7%。生猪价格下跌的同时,饲料价格逐渐走高,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幅度大,养殖成本增加,养殖亏损加重。目前按出售头重150公斤肥猪计算,每头至少亏损400元左右。

(二)牛羊价格稳定,效益可观。

上半年,牛、羊肉价格依然高位运行,效益可观,据对养殖户调查,出售一头牛,利润在30003500元,处于高盈利区。上半年活羊均价52.7/公斤,现出售一头羊利润为500元左右。好的市场行情促进老百姓养殖积极性增高。

(三)家禽呈恢复性增长,肉蛋产品供应充足。

今年上半年全县家禽业呈恢复性增长,从监测的9家规模户情况来看,饲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3%,从全县来看增幅显著,同比增长15.4%。受禽流感影响去年肉鸡和鸡蛋价格低,上半年鸡蛋价格10.67/公斤,同比增了113.4%;肉鸡价格也小步回升,虽然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但养殖户还有少许盈余空间。

三、后期生产形势预测

统计显示,年初以来,我县猪价跟国内大市场趋势一致,全面“滑铁卢”,下降幅度较大,6月初价格见底。随着生猪周期性价格波动的结束,生猪价格有望在三季度小幅回升,饲养量也将稳中有增。在“五水共治”整治的影响下,虽畜禽养殖空间进一步收缩,但随着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常态化,鸡、鸭、鹅等规模养殖基本稳定;随着季节性需求量的增加,蛋禽、肉禽及产品价格有所上涨。

四、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养殖业投入大、风险高、效益低,规避风险的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畜禽受供求关系影响密切,忽高忽低的市场价格波动使养殖户无法预测和控制后期可能造成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造成养殖户的效益降低。

(二)养殖用地、融资受制约。畜禽养殖业属波动性大,是微利性产业,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效益非常缓慢。养殖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贷款难、养殖用地难三方面难题:一是目前受环境整治的影响,养殖用地受限制,养殖户需要在指定用地生产,投入势必增加;二是靠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和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养殖户积累的自有资金在填补上半年的亏损;三是随着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保要求严格,环保设施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

(三)种养融合发展认识不足。从走访的畜禽规模养殖户了解的情况看,92.9%规模养殖主体都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种植业,却白白的把良田作为消纳地荒废或种一些苗木,不注重种植也给其带来的附加收益,对养殖场有机肥资源化利用认识不足,对种植有机农产品的产出效益没有尝到甜头,思想僵化、传统观念意识强,对适应新形势下的规模经营融合发展模式转变节奏慢,创新发展理念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脉搏,客观具备种养融合发展的条件,而缺乏生态种养循环融合发展创新理念认识,并未能充分利用客观的资源化条件,种养循环融合互补没有发挥更大的红利效能作用。

五、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畜牧业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对政府出台的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动物防疫及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等扶持政策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政府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养殖户坚定信心,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寻求更加环保的绿色养殖模式。

二)建立生猪价格预测预警及疫情监测防控机制建设,积极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近年来,畜禽价格暴涨暴跌和“禽流感”疫情等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甚至严重打击养殖户的信心。因此,应继续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健全防范措施,加大疫病防治、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能,加大疫苗研制的投入,及时发布准确信息,不断强化生产、销售、出栏价格等方面的预测预警机制建设;同时,要规范大型屠宰企业行为,严禁其利用垄断优势的联合压价行为,积极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三)种养融合互补,收益稳定长远发展有保障。目前生猪市场行情不景气,养殖亏损严重,单一养殖发展短期难以挽回亏损,倘若更新观念,把荒弃的消纳地利用起来,实现种养融合互补发展,找准种植特色有机农产品,创收聚惠,弥补挽回养殖业的损失,确保养殖场种养融合互补,收益稳定长远发展,不断提升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竞争力,同时,种养融合不仅把生猪排泄物面源污染通过转化为有机肥加以无害化利用,而且有机肥对种植业的土壤品质提升改善,产出的有机农产品不仅品质好、效益高,而且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消费品质。

(四)加快多元化产业链式发展进程。生态美丽牧场建设基础上进行多元化产业链式发展的尝试,打破传统规模单一化畜禽养殖的圈地,增强了畜禽规模养殖的市场竞争力,为养殖主体适应新时期拓展发展降低了风险,注入了活力。有些养殖主体已经在多元化产业链式发展上初露端倪,做出了样板。如,集猪粪沼气发电、有机生态农产品种植、电商销售等产业链式经营; 如,生猪的养殖同时拓展到有机肥生产、饲料生产、现代农业观果园采摘旅游等产业;再如,借助养殖场地环境优势,把休闲观光旅游、农家乐、垂钓等融合发展养殖多元化衍生产业。